面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米其林红宝书,吃货们却反应冷淡是为何?-行业新闻-善志餐饮品牌策划

avatar
avatar
965262952
10763
文章
0
评论
2020年10月9日23:52:58 评论 62 1798字阅读5分59秒

面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米其林红宝书,吃货们却反应冷淡是为何?-行业新闻-善志餐饮品牌策划  米其林“千呼万唤始出来”,终于登陆中国内地。然而,首版《上海米其林指南2017》甫一发布,竟似遭遇水土不服——市场反应毁誉参半,甚至毁多于誉。本来翘首以待的吃货,此时纷纷阵前倒戈,有理有据地驳斥米其林的“指南”不靠谱——有人说,该授星的没有授星,不该授星的却授星了。有人说,评审员是从香港派来的,这份指南简直就是粤菜指南,甚至是香港餐厅上海分店指南。还有人说,入选餐厅消费大多数很高端,这是份高级商务餐饮指南。  给中华美食评一份排行榜,这本身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如果这份排行榜竟然是件舶来品,那就更有点“班门弄斧”的意味了。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的国人,对于美食的讲究和追求可谓登峰造极,中华美食也以其博大精深的体系傲视寰球。想要征服无比挑剔而又众口难调的中国食客,这简直是一件不可能任务。  更重要的是,中餐缺乏标准,很难实现标准化。要让众多餐厅排个座位、论个高低,缺乏标准怎么可能服众呢? 但米其林还是来了。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美食,人家就是能够做到“以我为主,以不变应万变”。这不变,就是米其林评审菜肴所依据的5条标准:1,原料的质量;2,准备食物的技艺水平和口味的融合;3,创新水平;4,是否物有所值;5,烹饪水准的一致性。他们的评审员按照这5条评审标准,结合他们的评价体系,作出了星级评定,并且发布了推荐清单。  “上海米其林指南”确实遭受了广泛的质疑。可问题是,放眼全球,游客们还能找到更权威、更靠谱的美食指南吗?当答案是“没有”的时候,游客们就只能相信这份“最不赖”的指南,在旅游目的地寻找美食。尽管本土吃货们纷纷质疑米其林指南不靠谱,但可以预见,在往后的日子里,指南名单上的一些餐厅,很可能就要“一座难求”了——哪怕不那么好吃,但很多人想吃都吃不到了。  很少有人会否认中餐的美味。但中餐缺乏标准,很难实现标准化,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。中餐的烹饪高度依赖厨师的技艺和经验,中餐菜肴的品尝,也高度依赖于食客的个人偏好。中餐的这些特点,使品牌中餐馆很难无限复制推广。麦当劳和肯德基可以开遍全世界,而且味道都一个样。但北京的全聚德烤鸭、广州的广州酒家就不行,出了那个店,就没有那个味。同样,由于评价体系的缺乏标准化,高度依赖食客的个人感觉、个人判断,这也使得中餐馆的质量很难具体量化,不利于形成公信力高的市场排名,不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生态。  中餐的这些特点,使中餐馆很难做强做大,更难以通过开设分支机构来实现扩张。中餐馆的口碑声誉,需要食客亲自品尝,并在口耳相传的基础上形成(人们倾向于相信,熟人推荐的才靠谱)。这个模式在小型社会里,比如一个乡镇、一座县城很有效,但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,这种模式形成的口碑声誉,传播力十分有限。  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,无论是对外来游客,还是对本地居民来说,餐饮消费都需要权威的、有公信力的消费指南。因为在食客如云、食店林立的大型社会,酒香也怕巷子深。当然,我们已经拥有大众点评网这样的美食指南,但从权威性、公信力和识别度来说,这些网站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。当食客登录大众点评网这样的网站,开始浏览不同餐厅信息时候,往往发现,每个餐厅的用户点评都大同小异,星级评定也未必能成为选择依据。看来看去,应该去哪里消费还是心里没谱。造成这种情况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标准,众说纷纭。  不管对于米其林指南有多少争议,但起码他们的这套模式是极具借鉴价值的。他们有自己非常明确的评审标准,哪怕评审结果难调众口,但他们的评审却能够做到忠于标准。这就给消费者提供了非常明确清晰的指向。如果消费者认可这些标准,那么就完全可以信任他们的推荐。  当然,米其林指南只是一家之言,人们完全有权利不认可这些评审标准和评审结果。如果觉得米其林指南不服水土、不接地气,那么本土的美食家和餐饮行业,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模式和经验,推出更加符合地方特色、更接地气的本土版美食指南,为消费者提供更有效、更实用的消费信息。但有一点很关键,评审和推荐都应该有明确的标准。否则,当食客看完一大堆美食分析和推荐之后,心里有可能仍然不得要领,无从选择。 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,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都极度繁荣,品种多样,品牌各异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“知情和选择”成为难题。帮助消费者找到最合适的商品和服务,成为市场健全完善需要补上的一环。这也是米其林上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之余,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。

继续阅读
avatar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0月9日23:52:58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